(1)毕业生在学期间通过辽宁省学位办委托省高中等教育招考办组织的成人本科生学士学位外语课程考试(2019年及以前)、或者辽宁省高校联盟组织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外语考试(2020年及以后),参加外语课程考试的语种必须与我校相应教学大纲规定的语种相同;
(2)公共英语三级笔试成绩合格;
(3)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基础课英语科目60分及以上。
2.申请期限在毕业后的6个月内有效。
五、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践)
本实践教学环节要求考生了解测试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组成、传感器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传感器的静特性、动特性的性能指标概念、定义和分析处理方法,了解提高传感器的方法。了解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常用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和应用。
2.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
本实践教学环节要求考生理解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理解微机系统各部件的功能分工及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掌握计算机中各种信息的表示及运算。熟悉基本逻辑门及常用逻辑部件的使用。
3.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践)
本实践环节要求考生按设计任务书给定的不同设计参数分组设计CQ6136(40)型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参数包括:主轴转速、主轴转速级数、驱动电动机功率、驱动电动机转速、公比。设计分为具有摩擦片离合器和无摩擦片离合器两种类型。每名同学的设计参数不允许重复。制图和尺寸标注符合国家标准。图面清晰、整洁。
4.现代设计方法(实践)
本实践教学环节要求考生了解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联系与区别,采用现代设计方法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范围和思路,并初步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
5.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践)
本实践教学环节要求考生了解常用液压泵、液压缸、气缸、及控制阀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应用。分析一般的液压系统回路和气动控制回路的方法,设计简单的液压系统及气动控制系统。读懂液压与气动控制回路图,熟练选用原件,按照回路图正确组装并调试液压与气动控制回路。
6.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实践)
本实践教学环节要求考生掌握典型数控机床的组成机器特点;掌握数控技术和数控机床的基本理论及概念,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掌握数控机床对刀操作;熟练掌握数控编程的内容和步骤。
7.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实践)
本实践教学环节要求考生学习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阅读机械图样并进行三维建模的能力;生成与处理工程图的能力;学习UG数控编程方法。
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论文本实践环节要求考生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计算说明书,并正确绘制机械、电气与液压等工程图纸或独立撰写一份毕业论文并绘制图表。学生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和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锻炼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与设计题目相关的阐述说明及计算,内容完整,文字顺畅,符合本科毕业论文规范。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1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
2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
3 |
150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
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
5 |
1317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 |
3 |
|
6 |
02202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4 |
|
02203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践) |
1 |
|
7 |
02205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4 |
|
02206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 |
2 |
|
8 |
02204 |
经济管理# |
5 |
|
9 |
02209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
5 |
|
02210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践) |
2 |
|
10 |
02200 |
现代设计方法# |
5 |
|
02201 |
现代设计方法(实践) |
1 |
|
11 |
01928 |
液压与气动技术 |
4 |
|
01929 |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践) |
3 |
|
12 |
02213 |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
6 |
|
13 |
05785 |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 |
5 |
|
05786 |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实践) |
2 |
|
14 |
13801 |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 |
3 |
|
13802 |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实践) |
2 |
|
15 |
14875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论文 |
0 |
|
总学分 |
73 |
说明:本专业共计15门课程,73学分。标注“#”课程为国家统考课程,课程说明及使用教材以国家公布为准。
七、课程说明及使用教材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3.英语(专升本)#(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5.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含实践)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重点讲解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参数检测、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基础和检测系统。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能够根据工程需要选用合适的传感器,提升现代检测技术的素质和能力。
推荐教材:《传感器技术及应用》,付华、徐耀松、王雨虹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ISBN978-7-121-30335-7。
6.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含实践)(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7.经济管理#(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8.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含实践)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以金属切削机床总体设计、机床主要部件设计、专用机床及数控机床总体设计、工业机器人设计过程为主线,要求考生掌握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的基本理论和金属切削机床总体设计的步骤;掌握金属切削机床以及机床夹具的设计方法,能设计出常用的机床夹具;了解制造系统和各种先进制造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开发考生的创新设计思维和潜能,使考生在机械工业各种装备的设计工作方面打下较坚实的基础。考生应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使考生具备全面系统地分析并解决机械设计、制造等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推荐教材:《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五版),关慧贞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ISBN978-7-111-64857-4。
9.现代设计方法#(含实践)(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10.液压与气动技术(含实践)
课程说明:本门课程以流体力学为理论基础,研究以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为传动介质,对机械能进行传递和转换的机械元件及其系统。重点讲解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这些元件所组成的流体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掌握流体传动元件与系统的理论参数计算以及图形表达方法。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涵盖: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流体传动系统中的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和调节装置以及辅助装置的工作原理,会进行流体传动元件的性能参数计算以及选型,能够分析和设计简单的流体传动系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考生了解基本的流体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设计、制造以及维护较为复杂的机电装备打下良好的基础。
推荐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第4版),刘银水、许福玲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ISBN978-7-111-55017-4。
11.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课程说明:本课程以精密加工及特种加工工艺为主线,讲述现代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现机械、物理、化学和精密加工及特种加工的综合交叉和融合,培养和激发创新思维和能力,全面构建出集精密加工、特种加工和复合加工等技术为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精密/超精密切削与磨料加工、热/电化学/化学/机械等能量作用的特种加工及其复合/组合加工、增材制造、微纳制造与微机电系统等。
推荐教材:《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2版),明平美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ISBN978-7-121-31815-3。
12.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含实践)
课程说明:本课程系统讲授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的运用,现代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编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典型零件的编程方法,使学生建立数控加工技术的总体概念。主要内容包括数控原理、数控机床的程序编制、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位置检测装置、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数控机床结构等。通过本课程学习,考生应了解数控加工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各种数控加工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根据各种制约条件分析加工要求,选择合理的加工参数生成刀具轨迹,并完成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推荐教材:《机床数控技术》(第2版),王爱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ISBN978-7-04-037162-8。
13.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含实践)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机械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了解现代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掌握三维建模技术,替代传统的工程制图技术,学会使用相关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涵盖:图形对象、图形变换、三维建模种类、图形交换标准等三维建模基础知识以及草图、实体建模、曲线、曲面建模、零部件装配、工程制图等主流三维造型软件功能操作和应用实例。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三维造型技术这一现代制造业工程师的必备技能。
推荐教材:《UGNX12三维造型技术基础》(第3版),单岩、吴立军、蔡娥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ISBN978-7-302-53426-6。
八、新旧计划顶替方案
序号 |
新计划 |
原计划 |
处理
办法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1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顶替 |
2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顶替 |
3 |
150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
|
|
增加 |
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00015 |
英语(二)# |
14 |
选一顶替 |
00016 |
日语(二) |
14 |
选一顶替 |
00017 |
俄语(二) |
14 |
选一顶替 |
00765 |
中国简史 |
4 |
选一组顶替 |
03122 |
信息技术 |
5 |
01457 |
应用文写作 |
5 |
5 |
1317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 |
3 |
01891 |
工程应用数学基础 |
7 |
顶替 |
6 |
02202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4 |
01095 |
机械设计 |
3 |
顶替 |
02203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践) |
1 |
01096 |
机械设计(实践) |
3 |
7 |
02205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4 |
01102 |
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 |
2 |
顶替 |
02206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 |
2 |
01103 |
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实践) |
2 |
8 |
02204 |
经济管理# |
5 |
01094 |
机械原理 |
3 |
顶替 |
9 |
02209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
5 |
02209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
4 |
顶替 |
02210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践) |
2 |
02210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践) |
3 |
10 |
02200 |
现代设计方法# |
5 |
01097 |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 |
2 |
顶替 |
02201 |
现代设计方法(实践) |
1 |
01098 |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践) |
1 |
11 |
01928 |
液压与气动技术 |
4 |
03631 |
液压与气压传动 |
3 |
顶替 |
01929 |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践) |
3 |
|
|
|
增加 |
12 |
02213 |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
6 |
01099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
3 |
顶替 |
01140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践) |
3 |
13 |
05785 |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 |
5 |
05785 |
数控技术 |
3 |
顶替 |
05786 |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实践) |
2 |
05786 |
数控技术(实践) |
3 |
14 |
13801 |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 |
3 |
01100 |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UG) |
3 |
顶替 |
13802 |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实践) |
2 |
01101 |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UG)(实践) |
3 |
毕业考核 |
14875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论文 |
0 |
18983 |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应用本科)毕业设计 |
0 |
顶替 |
说明:
1.顶替方案中中国简史、信息技术和应用文写作三科课程为一组顶替英语(专升本)一科课程,如考生只合格了其中一科课程,可顶替新计划中一科理论课程;如考生合格了其中两科课程,可分别顶替新计划中两科理论课程,但两种情况均要求选择顶替的新计划课程学分小于或等于原课程学分。
2.以上顶替方案中任何课程只能顶替一次,不可重复顶替。
3.在2025年专业计划调整过渡期内,自主选择按照原计划申请毕业的考生,也须加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