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构成(实践)
本实践课程考察学生对平面、色彩、立体三个方面的构成知识的掌握情况,掌握视觉传达的基本构成要素与构成方法,形式美法则与构成应用,色彩基本原理和色彩表现方法,立体构成部分重点强化多维立体观念的建立和整体形态意识的训练。整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的知识技能完成立体包装设计、自我创意设计与行为构成的创作与实施。考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考察在规定时间完成将艺术构成设计理论转化为视觉传达的构成设计能力。
6.视觉传达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必需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能够应用艺术设计理论、视觉传达设计基础原理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专业问题;能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多种表现技法,熟练运用设计理论、图形、文字、影像、空间等多种互动媒介进行设计,能对广告、包装、企业形象、书籍、交互等领域进行完整的创意设计;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开拓创新精神、艺术实践能力及创业实践能力。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能够跟踪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的前沿状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职业素养,具备利用图形、印刷、包装、媒体传播等手段进行设计沟通、视觉传播、交流的能力,适应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相关职业发展。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1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
2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
3 |
150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
4 |
00504 |
艺术概论# |
4 |
|
5 |
05424 |
现代设计史# |
3 |
|
6 |
14133 |
色彩构成 |
5 |
|
7 |
14748 |
字体设计(本) |
4 |
|
8 |
13283 |
版面设计(本) |
6 |
|
9 |
05421 |
图形创意 |
4 |
|
10 |
14649 |
招贴设计 |
4 |
|
11 |
13288 |
包装设计(本) |
6 |
|
12 |
14249 |
书籍设计(本) |
4 |
|
13 |
14230 |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 |
7 |
|
14 |
01035 |
商业展示(实践) |
4 |
|
15 |
10411 |
POP广告设计(实践) |
3 |
|
16 |
03814 |
装饰色彩(实践) |
5 |
|
17 |
10418 |
VI设计(实践) |
3 |
|
18 |
09467 |
构成(实践) |
2 |
|
19 |
10235 |
视觉传达设计毕业设计 |
0 |
|
总学分 |
73 |
说明:本专业共计19门课程,73学分。标注“#”课程 为国家统考课程,课程说明及使用教材以国家公布为准。
七、课程说明及使用教材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3.艺术概论#(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4.现代设计史#(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5.色彩构成
课程说明:《色彩构成》课程是本专业的必设课程,也是艺术设计类的基础必修课,主要内容是色彩的基本理论,让学生理解专业的色彩知识,学会从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角度解析色彩,能够合理地应用色彩,精准地表达设计情感。通过色彩构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色彩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对色彩的美学认知能力,了解色彩构成的对比调和方法,以及具体的搭配应用方法,达到灵活地使用色彩进行创作。
推荐教材:《艺术设计必修课:色彩构成》,史晓楠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ISBN978-7-122-39468-2。
6.字体设计(本)
课程说明:《字体设计(本)》课程内容包括中英文字体发展史、中英文标准字体设计、中英文创意字体设计、中英文字体书写材料与表现设计、中英文字体标志设计内容,课程着重从中英文字发展出发、对中英文字体结构以及设计规律进行讲授,通过对《字体设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中英文字体设计的方法,以及文字设计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应用。
推荐教材:《字体设计与实战》(第2版),安雪梅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ISBN978-7-302-61379-4。
7.版面设计(本)
课程说明:《版面设计(本)》课程是本专业的必设课程,是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由基础向专业过渡的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是广告设计、装帧设计、画册设计、包装设计等专业的前期预备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计的视觉要素、构成要素、编排设计,表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设计要素及其构成规律与方法,以及各种易用性设计的形式特点,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版式设计的全过程,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需要相适应。
推荐教材:《版面设计6周学习手册》,欧阳威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ISBN978-7-115-60428-6。
8.图形创意
课程说明:《图形创意》课程内容主要以图形创意思维、图形认知、图形创意绘制、图形应用表现、图形媒材表达、图形创意应用设计等为学习内容。通过《图形创意》课程的学习,训练学生有意识地捕捉生活中的视觉图形,着重培养学生的图形创意思维、图形创意方法、图形创意表达等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设计视野与设计能力。
推荐教材:《图形创意设计》,潘洁卿、司宇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ISBN978-7-302-60054-1。
9.招贴设计
课程说明:《招贴设计》课程内容涵盖招贴、广告创意概论、创意基本原则、创意表现手法等内容。课程侧重于广告策划与创意能力的锻炼与实践,将二者内容融为一体,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招贴设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提高广告策划与创意的整合能力与创造力,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有宏观把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专业化人才。
推荐教材:《海报招贴设计原理与实战策略》,孙有强、黄迪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ISBN978-7-302-61254-4。
10.包装设计(本)
课程说明:《包装设计(本)》课程内容包括现代包装设计为视点,重视包装的商业性、科学性、艺术性、涉及包装与环境的关系,包装与社会的关系,包装与人的关系等问题的探讨。通过《包装设计(本)》的学习,学生可掌握成套容器包装设计,包含容器造型与纸盒包装设计,以品牌包装策划为主干,对包装设计技巧进行挖掘,结合国际包装设计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国内外各种类型的包装设计作品,从艺术性和商业性角度解读分析作品,进行教学引导,使学生建立包装设计基本意识和观念。
推荐教材:《商品包装设计》,贾述涵主编,西南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ISBN978-7-5697-1638-2。
11.书籍设计(本)
课程说明:《书籍设计(本)》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必设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书籍的封面设计、版式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材质与印刷工艺等,书籍是体现文化内涵和设计创意较高的一门课程,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提高。
推荐教材:《书籍设计教程》,姚相君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ISBN978-7-5314-8121-8。
12.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
课程说明:《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培养创意设计能力的核心课程,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主要的支撑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增强对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认识,增强从概念思维到表现的能力,掌握视觉形象识别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培养个性设计素质,掌握主要的设计流程、设计技巧及实践操作能力。在本课程前需完成艺术概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图形设计等基础课程。
推荐教材:《品牌设计:形象设计+视觉识别+品牌传播》,闫承恂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年5月出版,ISBN978-7-122-40865-5。
13.商业展示(实践)
课程说明:《商业展示(实践)》课程内容从商业展示设计的概念、发展历程开始,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商业展示设计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原则、商业展示设计的常规程序和运作流程、人体工程学在商业展示设计活动中的应用、商业展示设计的表现技法和设计制图的程序及内容。通过学习《商业展示(实践)》课程,让学生理解商业展示设计是在一定的空间中,采用一定的视觉传达手段和照明方式,模拟或创作出一定意义的环境,以此来传递潜在的信息,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商业展示空间设计、橱窗设计、展具设计和商业品牌设计展示。
推荐教材:《商业空间展示设计》,赵智峰、罗昭信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ISBN978-7-5180-5702-3。
14.POP广告设计(实践)
课程说明:《POP广告设计(实践)》课程内容包括现代POP广告设计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POP广告的策划、POP广告设计与创意、POP广告的视觉元素与表现形式等。通过学习《POP广告设计(实践)》课程,使学生掌握POP广告设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让学生打开设计的思路,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有宏观把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专业化人才。
推荐教材:《现代POP广告设计》,张立杨、于讴、谭爽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ISBN978-7-302-53492-1。
15.装饰色彩(实践)
课程说明:《装饰色彩(实践)》课程是本专业的实践课程,也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色彩的基础知识、装饰色彩的构成原理,装饰色彩的表现与应用,装饰色彩的现状与未来,结合国内外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使学生掌握由写实色彩向装饰色彩的转换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审美能力。
推荐教材:《装饰色彩》,刘亚璇、吴丹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ISBN978-7-122-41967-5。
16.VI设计(实践)
课程说明:《VI设计(实践)》课程是本专业的实践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方向重要的专业设计课程。本课程旨在运用现代科学和现代艺术设计的观念,为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服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重要性,了解VI设计系统构成,通过VI设计提升企业形象及品牌形象的传达。本课程主要学习品牌VI形象设计基础以及以品牌形象设计为主导的整体视觉设计,使学生掌握品牌VI形象设计的新概念,掌握现代品牌VI设计和策划的系统理论和实践设计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
推荐教材:《VI设计教程》(第二版),陈青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ISBN978-7-5586-2170-3。
17.构成(实践)
课程说明:《构成(实践)》课程是本专业的实践课程,也是艺术设计学科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是将平面、色彩、立体三个方面的构成知识综合在一起系统地学习,通过展示大量的优秀作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性与借鉴性。提升学生的现代造型意识,建立创造性思维能力,深层次地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理念,达到更高层次的创作能力及审美能力。
推荐教材:《构成设计基础》(第二版),黄毅、吴化雨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ISBN978-7-5184-1888-6。
18.视觉传达设计毕业设计
课程说明:视觉传达设计毕业设计作为学生毕业前最后一项学习任务,是全面展示学生学习成果,检验基本功和综合设计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是检验学生对所学视觉传达设计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最重要、最直接手段。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研究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视觉传达设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综合训练、转化和提高,创作出能够满足专业探索与实践需求相结合的优秀设计作品。
八、新旧计划顶替方案
序号 |
新计划 |
原计划 |
处理办法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1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顶替 |
2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顶替 |
3 |
150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
|
|
增加 |
4 |
00504 |
艺术概论# |
4 |
00765 |
中国简史 |
4 |
顶替 |
5 |
05424 |
现代设计史# |
3 |
03122 |
信息技术 |
5 |
顶替 |
6 |
14133 |
色彩构成 |
5 |
01457 |
应用文写作 |
5 |
顶替 |
7 |
14748 |
字体设计(本) |
4 |
05405 |
艺术专业英语△ |
12 |
选一顶替 |
00015 |
英语(二)# |
14 |
选一顶替 |
00016 |
日语(二) |
14 |
选一顶替 |
00017 |
俄语(二) |
14 |
选一顶替 |
8 |
13283 |
版面设计(本) |
6 |
01034 |
版式设计△ |
4 |
顶替 |
9 |
05421 |
图形创意 |
4 |
01032 |
图形设计△ |
4 |
顶替 |
10 |
14649 |
招贴设计 |
4 |
07077 |
广告设计△ |
7 |
顶替 |
11 |
13288 |
包装设计(本) |
6 |
01039 |
包装设计△ |
7 |
顶替 |
12 |
14249 |
书籍设计(本) |
4 |
01036 |
书籍装帧 |
5 |
顶替 |
13 |
14230 |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 |
7 |
01037 |
企业形象设计(CIS)(二)△ |
7 |
顶替 |
14 |
01035 |
商业展示(实践) |
4 |
01031 |
印刷设计 |
4 |
顶替 |
15 |
10411 |
POP广告设计(实践) |
3 |
01030 |
计算机辅助设计(二)△ |
5 |
顶替 |
16 |
03814 |
装饰色彩(实践) |
5 |
01029 |
商业摄影△ |
4 |
顶替 |
17 |
10418 |
VI设计(实践) |
3 |
01033 |
标志设计(二)△ |
4 |
顶替 |
18 |
09467 |
构成(实践) |
2 |
|
|
|
增加 |
毕业考核 |
10235 |
视觉传达设计毕业设计 |
0 |
18942 |
视觉传达(应用本科)毕业设计 |
0 |
顶替 |
说明:
1.以上顶替方案中任何课程只能顶替一次,不可重复顶替。
2.在2025年专业计划调整过渡期内,自主选择按照原计划申请毕业的考生,也须加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